当前位置:恋上书屋>女生频道>战国万人敌>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力增长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力增长 (1 / 4)

“毛都刮干净――”

“是!”

外地的奴隶贩运到了江阴邑,首先要做的就是洗剥干净,免得传播疫病;其次刺上奴隶标记,一般在上臂,并不会刺在面颊和手腕,这样做的原因,是方便脱籍时候用心的纹身覆盖。

反正吴国现在满大街的花臂老哥,别说老哥了,就是老娘们儿也是纹得跟甲鱼似的,要多丑有多丑,甚至有些贵族都会纹两个皮皮虾打篮球,说是要效仿老祖宗披荆斩棘的艰苦作风。

“首李,厕所已经验收完毕。”

“化粪池效果怎么样?”

“去年的效果不错,沤肥之后的肥力绝佳。”

公子巴很是欣喜,因为广建厕所,加上老板又弄了一种新型材料出来,化粪池中的粪水,居然不会溢散到周围的土壤中,这大大降低了收集“肥料”的难度。

实际上白沙村时期,就已经用烧制陶器来解决化粪池问题,人畜粪肥是半点都不能浪费的,做底肥也好,补肥也罢,都能大大提高产量。

尤其是蔬菜。

仅仅是菘菜,阴乡已经有了三个品种,其中一种因为使用了稻草捆扎,份量很足不说还耐存储,长途运输之后也不会全部腐烂,冬天窖藏能吃三个月。

开春之后,江阴邑还有大量菘菜通过邗沟运往淮县,然后淮县大夫再把菘菜以老妖怪的名义,犒赏给了淮县驻军和官吏。

好评如潮!

在选育菘菜的过程中,十字花科类油菜的植物也有好几种,花期可以吃花尖,过了花期之后,就能等它直接成熟,菜籽的出油量比不上真正的油菜,但砍一半也够了。

按照江阴邑现在的地盘,种个七八万亩油料作物完全不成问题,只要李县长有心思去折腾。

李县长现在搞的,就是大农场加小农场模式,看上去不如小农经济吸收的人口多,但实际上以江阴邑现在的状况,大农场加小农场反而才是更容易吸收人口的。

因为野人大多数不具备成为小农的条件,农具、牲口、技术、种子、良田、肥料、人力……什么都缺,离开了江阴邑这个超大集体,大部分“沙野”出身的文盲们,就是死路一条。

当然他们也可以回归到渔猎的状态,又或者给姑苏的城里人打工做兼职,但那不是长久之计。

往往在无奈之中,就会因为收入不济而全家暴毙,又或者因为入不敷出举债之后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城里人的家奴。

江阴邑现在独特的高压统治,反而更适合他们。

李县长不要他们思考,他们也不想去思考,只想活着,而王命猛男可以给他们一条活路,运气好,还能找个野女人啪啪啪,只要不是强行硬上,属于两情相悦,江阴邑也会给予结婚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