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恋上书屋>都市言情>信息时代之光>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巴黎

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巴黎 (1 / 3)

国航的TH306航班,是京城直飞巴黎的。丘好问坐在舒服的商务舱座位上,正翻看着一本杂志,《南方之窗》,听说是岭南系的一本很知名的杂志,以高端的财经为核心。光是看铜版纸的封面和内页,就显得那么高大上。否则也不会被推到飞机上来。

丘好问顺手翻了几页,发现作者五个有四个是“托马斯.索维尔”的信徒。他不由撇了撇嘴,芝加哥学派,他对罗纳德・科斯、加里・贝克尔这几位抱有崇敬之心。不过托马斯.索维尔嘛,怎么说呢,这一位写著作的本事比他做学问的本事要强。

又看到一篇文章,名字叫做《焦虑的1993年》,文章指出华夏1992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上年增加了36.4%,1993年预计会增加超过30%,两年的增长率均会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198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543亿元,1990年增至4451亿元,今年预计超过一万亿。

作者指出,这些投资结构本身不够合理,主要的表现为:农业投入连年下降,工业的投入则猛增;高速增长的工业投入有与消费需求脱节之处,一些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其中尤以耐用品为突出。其中,汽车的生产能力过剩量达3/4,冰箱达2/3,彩色电视达1/2,空调达1/2,洗衣机达1/3,棉毛纺达1/3。生产过剩的结果必然是商业库存迅速增加。1984年,我国的商业库存仅为2000亿元,1990年突破了6000亿元。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到1992年末亏损面已超过20%。由于企业亏损过多,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大增,导致赤字。全国财政赤字硬预算1988年为78.55亿元,1992年为207亿元,今年预计会超过300亿;软预算赤字1988年为349亿元,今年预计突破了1000亿元。由于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政府不是向银行大量透支,就是大量发行国债,无论怎样做,都会促成大量的货币发行,引发通货膨胀。

列举这些数据,作者开始分析起原因。作者认为,是各种因素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换言之,这些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推动所导致的,即由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工资成本提高等引起的商品价格提高在先,货币追逐商品在后。

作者还意犹未尽地提出了第二个原因,外资的大量流入和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外资的大量流入一方面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推动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国内配套间接增大通胀压力。

丘好问看到这里,忍不住锁紧了眉头。这篇文章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前面的数据十分详尽,逐步让读者有了一份期待,结果分析出这么个玩意。就好像给了你一张琳琅满目的菜单,让你应不暇接,还以为能吃到一份大餐,最后人家却给你端出来一盆屎。

根据丘好问这几个月在蒲林斯特大学经济系旁听来的课,知道实际上在总需求一定或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一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会经过一系列的比价调整而结束,一般不会引起整个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全面的成本上升只有在总需求水平不断大于实际总供给能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